5月22日13时许,“杂交水稻之父”、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🧜♂️、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,在湖南长沙去世😨,享年91岁。有关袁隆平的逝世🧒🏻,外媒也十分关注,普遍赞颂袁隆平对全世界粮食领域的卓越贡献。
彭博社:象征中国粮食安全的科学家去世享年91岁

路透社🪞:帮助中国的袁隆平去世🏹,享年91岁

印度媒体《TV9Hindi》: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在中国去世🚵🏽♂️,享年90岁,是该国的英雄

古巴国家通讯社拉美社🧎🏻♀️:中国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去世享年90岁

有突出他的水稻研究和“杂交水稻之父”头衔的——
西班牙21世纪世界报🦻🏼:“杂交水稻之父”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去世😅;
这位91岁的农学大师被认为是亚洲的英雄,以“养活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”而备受称赞🕤。

英国独立报:中国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去世享年91岁
中国科学家袁隆平过世,他的高产水稻品种帮助全世界的人们养活了自己的生命👨🏿🍳。

法国的France24🤙🏽: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,享年91岁

更多的🦚,是突出他对世界和亚洲做出巨大贡献的——
路透社的报道称🤮,袁隆平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出首个杂交水稻品种🧴,令全球许多人远离了饥饿👨🏽🏫。袁隆平直到今年年初还在田地中工作🤱🏽。长沙居民聚集在袁隆平曾工作的研究院门外,对他表示深切的敬意🍒。
美联社的文章称,袁隆平的高产水稻研究帮助养活了全世界人民🤞。全球目前有约五分之一的大米产自袁隆平的改良水稻。袁隆平帮助中国实现了从粮食短缺到粮食安全的转变☝️。袁隆平及其研究团队与全球许多国家进行合作,来共同解决粮食安全和营养不良问题🤸🏻♀️。在袁隆平最后的岁月中,他依然没有停止进行研究🕸📆。2017年,袁隆平和湖南一家农业院校一起🏃,为受到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区研究出一种低镉籼稻☝🏻,将大米中镉的含量降低了高达90%®️。

《联合早报》中文网的报道称🙅🏼,袁隆平是中国研发杂交水稻的开创者,也是世界上首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。袁隆平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,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“南优二号”🫅🏻。经过其团队20多年来的攻关™️,杂交水稻目前已在美国、印度👨👩👧👦、巴西等国大面积种植🚥,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,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两吨左右🧑🏿🎤。
法新社的报道称🤫,袁隆平在1973年研究出全球第一个高产杂交水稻品种。杂交水稻的产量比普通水稻高出20%𓀗,被广泛种植于中国以及全球其他水稻产区。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在网络发布后的数小时☝️,浏览量就达到近10亿次,人们通过网络表达哀悼并赞颂他的功绩。
ABC新闻:中国的袁隆平逝世;大米研究帮助养活了世界

华盛顿邮报:中国的袁隆平逝世☀️;大米研究帮助养活了世界

意大利最大通讯社安莎社:袁隆平去世💆🏼,他的“杂交大米”喂饱了中国
世界著名的农学大师💆♂️,将农作物产量提高了20%

法国地方日报联盟👩🏼🏭:中国♐️:“杂交水稻”之父袁隆平去世,他使数百万人免于饥饿
袁隆平于1973年种植了世界上第一批高产杂交水稻品种🦹🏻♀️。

联合国、联合国粮农组织👩❤️👨、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也纷纷发微博、推特悼念袁隆平👨👧👦:
@联合国: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👨🏼✈️、消除贫困、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!国士无双💄,一路走好

@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(UNDESA):今天,我们一起悼念这位逝世的食品英雄。中国科学家袁隆平通过研发首个杂交水稻植株,使数百万人免于饥饿🎱。他今天以91岁高龄去世,但他留下的遗产和消除饥饿的使命仍在继续。

外国网友🛀🏼:他有温柔的灵魂
他的梦想是造福全人类
对于外媒的刷屏,有网友不太了解他,求科普的——
我能问下他是谁吗🧙♂️?

也有很多了解他的外国网友纷纷留言,表达对他的敬意——
他的梦想是造福全人类👷。RIP,袁隆平先生🥅。

我们应该感谢这位科学家的贡献🤚🏿,应对世界的粮食危机。我们应该纪念这科学家能够解决世界上人口众多国家的粮食问题。他是袁隆平先生🫄🏻,一位在中国被称为食物之父的科学家

记住他的卓越工作💪🏽。拥有温柔灵魂的袁隆平先生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与科研的先驱🧑🦼,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。作为#杂交水稻之父,我们将他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。RIP
(来源:经济参考报综合)
本文来源:人民日报